你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什么?
申请专利的原则是“公开来换保护”,所以很多权利人会因此权衡利弊,如果在没有迫切保护需求下,很多权利人选择不公开而放弃申请。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创新,但实际申请专利的目的可以有很多种,抢占市场、项目申报、营销推广,甚至可以是资本变现,换言之就是申请专利可以帮你做很多事情。
1、专利布局,商标申请 武汉,抢占市场
专利的实质在于拿技术公开换取国家的保护,取得市场垄断,获取经济效益。
专利法保护专利权不受他人侵犯,任何人或机构要实施、应用专利,即不许以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使用、许诺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使用其专利方法及其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上述行为必须得到专利所有权人的许可,并按双方协议支付使用专利费,否则将构成侵权。专利所有权人有权要求侵权者停止侵权行为,专利权人因专利权受到侵犯而经济上受到损失的,可要求侵权者进行赔偿。
2、建立市场竞争优势
在一个市场内占有主导地位的公司,其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基本上也会是这个行业内的领头羊。如果一个公司在该行业的关键技术上具有专利权,那么它在该行业内必然占据相对较高的市场地位。
所以对产家来说,要想你的产品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申请专利多多益善。申请了专利,在进行市场推广和广告宣传的时候明显具有更强的优势,面对自己的代理商和客户也具有更足的底气,敢于以更高的价格销售自己的产品,理直气壮地证明自己的产品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申请较多数量的专利,也必然使自己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变得更为值得信任。
3、项目申报、个人评职
由于个人评职称、企业上报项目、评奖时均认可专利的法律有效性,商标申请 收费,专利数量越多,对于个人,代表研发创造能力强,能够赢得个人荣誉和利益,能够获得领导的赏识,能够加薪升职,对于企业,代表创新能力强,能够赢得客户的信任、政府的扶持和税收的照顾。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国家(或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实行打分制,其中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首要指标,所占分值高达30分。一个发明专利或其它六个知识产权(比如六项实用新型)可以获得30分,而企业只有总分70分以上(不含70分)才算达标。可想而知,授权专利的数量对于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4、企业宣传
企业规模不大,行业地位不高,市场知名度不响,怎么办?多申请几项专利以快速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名望和市场上的地位,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申请一定数量的专利以塑造自己的企业形象,有时候形象也可以是竞争力。所以说专利申请并不一定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技术,也可能是为了广告宣传、改善形象等特殊目的。
5、直接获利
靠专利权获取收益的一种方式就是将自己的专利权转让给其他公司或者个人。在不转让自己的专利权的情况下,可以许可其他人实施自己的专利,向被许可人收取一定的许可实施费。通过专利赚钱是绝大多数专利优势企业的做法,世界上出名的例子就是美国高通公司。
另外知识产权是可以作为企业注册资本进行投资的,商标申请 时间,经过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评估手续之后,专利权可以进行资本化,可以作为出资资本,也可以用来质押向银行贷款或作为担保进行融资。
专利能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所以不要只把申请专利的目的锁定在保护创新上,应该放宽眼光,从长远来考虑。所以你如果有上述需要完成的事项,不妨可以申请个专利。
来源:小创学专利浅谈专利无效检索策略 总第121期 凌赵华 超凡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发表,[专利]文章
一、无效检索的价值
专利无效检索,有时也被称为无效证据检索、授权专利检索、专利有效性检索、专利权稳定性检索等;对企业知识产权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类较为常见的专利检索活动,是指针对某一授权专利的权利要求,检索能够破坏其新颖性、创造性的专利或非专利类文献的行为。
专利无效检索的开展一般具有较强的场景性和目的性。场景性是指专利无效检索一般用于反击竞争对手的攻击行为(如专利侵权起诉中),或者用于企业的主动进攻行为(如专利市场维权前);目的性是指专利无效检索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尽力寻找能够破坏目标专利新创性的证据文献。
专利无效检索的有效运用,能给企业带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效果。所谓'知己',指的是企业在主动维权前,即在利用企业自身专利起诉市场竞争对手的产品侵权之前,通过针对自身专利所做的专利有效性检索,来了解自身'攻击性'的威力和稳定性,以帮助企业作出是否采取维权行动的决策;'知彼'指的是企业在遭遇竞争对手的专利攻击时,即对方起诉企业某产品侵犯其某项或某几项专利权时,通过针对对方起诉所依据专利的无效证据检索,来搜集能无效其专利的文献证据,以帮助企业在无效宣告程序中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其在专利侵权纠纷中的不利局面。 据笔者所在单位统计及估算,无效检索工作的平均耗时占整个无效宣告准备工作的60%以上,而其对无效宣告的结果影响率则高达75%以上。可见,无效检索工作在企业处理和应对专利纠纷中能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不言而喻。
二、无效检索的流程
无效检索是一种技术方案检索,一般技术方案检索对前案或对比文件的要求是'不求全,只求准'。然而,现实情况下往往很难找到某一篇'准'的证据文献,所以在实操中,我们一般会把无效检索的目标调整为寻找证据组合。 当下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别人以调侃的语气说:'请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而笔者认为,企业中专利无效检索工作的开展还是需要遵循一定套路的。这里的'套路'是指无效检索工作开展的一个基本流程或指引。下面就简单分享一下笔者所在单位开展无效检索工作的一个相对标准化的流程。
(1)确认目标专利的法律状态及权利归属情况 这是对实际检索工作没多大帮助但必须要先确认的事项,因为这关乎到后续无效检索及无效宣告工作的意义,原因不言自明。
(2)查询目标专利的审查历史档案及文献引用情况 该阶段工作的主要目的包括:梳理清楚目标专利的权利人自己在专利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引用的背景文献、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审查员历次引用的对比文件、权利人在专利申请、审查过程中以及在接到专利授权通知后主动递交给专利局以协助审查员进行审查的与该目标专利的可专利性相关的技术资料(如美国的以IDS形式递交的资料等)、审查员在历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的具体审查意见及驳回理由分析,以及权利人针对历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答复意见等。工作重点是要获取可用于评价目标专利新创性的一些证据文献以及权利人、审查员对目标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解释和界定。
(3)查询目标专利的专利无效行政诉讼历史档案 虽然专利无效行政诉讼遵循'一事不再理'原则,但如果能了解到目标专利之前的无效诉讼历史情况,特别是在历次诉讼中被原告所采用的所有证据文献及他们的证据组合方式,对于提高我们本次无效宣告请求的胜算还是有很大帮助的。这就像是我们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一样,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精华(有价值的证据文献),商标申请,抛弃前人的糟粕(无用的证据以及证据组合方式),终完成前人未尽的事业(无效成功)。
(4)查询目标专利的同族专利情况及其审查历史、引用文献、无效历史 在查询目标专利的同族专利时,应查询其扩展同族,如欧洲专利局所采用的INPADOC专利族,目前大多数专利检索数据库都带有同族专利查询的功能。在查询每个同族专利具体的审查历史、引用文献及无效诉讼历史等情况时,其方法和目标专利的查询是类似的,主要还是通过各国专利局或知识产权局的检索渠道来查询,当然还可以通过美专局、欧专局或国知局的全球专利档案系统(GlobalDossier)来查询几个主要国家及地区(CN、EP、JP、KR、US、WO、CA)专利的审查历史档案。另外,如果有PCT途径或者欧专局的同族专利,那么由PCT欧专局出具的检索报告也是我们要获取的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
(5)检索目标专利的权利人在先申请的所有相关专利 虽然专利权人进行重复申请专利的可能性很小,但可以理解的是,大多数的研发和创新都是有连续性的,特别是在同一个企业中。在实操中,我们后拿专利权人自己的在先专利作为证据之一甚至是主对比文件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因此,检索目标专利的权利人在先申请的相关专利并进行详细解读是专利无效检索中重要的一环。
(6)检索目标专利的权利人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的所有相关专利 竞争对手的技术和产品往往和专利权人的专利技术及产品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双方无论是出于进攻、防御还是储备的战略考虑所做的专利布局都很有可能形成一定范围内的交叉。所以,从竞争对手尤其是老牌竞争对手的角度切入,去检索能破坏目标专利新创性的对比文件,是一种比较快捷的途径,有时候也能有意外的收获。
(7)分析目标专利的权利要求并提取检索要素 步骤2-6其实都是一种比较讨巧快捷的证据收集手段,如果通过前述步骤就能收集并组合成有效的无效证据链,那接下来的检索工作就可以打住了。但现实往往没有那么美好,有时甚至是残酷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再启动一个常规的无效检索流程。即从分析目标专利的权利要求开始,在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做拆分后再提取检索要素。这里的检索要素应尽量包括组件或组分名称、参数范围、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工艺手段等权利要求中的所有技术特征。
(8)表达检索要素并构建检索策略 该阶段工作的重点可以放在检索要素表的制作上,在制作检索要素表时,能体现技巧和经验的部分就在主题词的选择和扩展上。我们在选定了特定的几个关键词后,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扩展,扩展角度包括但不限于同义词、近义词、错词(如'账单'和'帐单')、反义词、学名、俗称、缩略词、上位词、下位词等。另外,我们也需要在如何获取上述扩展词上多下些功夫,百度、谷歌、维基百科、专业网站或论坛、图书馆、科技论文数据库、专利数据库等都是可用的渠道,特别是通过专利数据库的初检后提取近似关键词是比较有效率的途径。 在构建检索策略方面,根据笔者所在单位的经验,一种比较有效的检索策略是检索模块同时包含以下五类检索式:仅用关键词构建的检索式、仅用确切分类号构建的检索式、用关键词配合分类号构建的检索式、仅用专利权人构建的检索式及用专利权人配合关键词或分类号构建的检索式。
(9)选择合适的专利数据库并执行检索 这个阶段比较好理解,不同的数据库在专利数据完整度上会有较大差别,特别是一些国外专利数据。因此,专利数据库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检索结果的命中率,并可能会终影响到一些关键证据的获取。在一些实际案例中,有不少起关键性作用的证据文献都是一些'非主流国家'的授权专利。 (10)筛选检索结果并进行证据组合 这是无效检索的后阶段,也是一项经验性较强的工作,特别是如何把筛选出来的一些对比文件有效地组合成一组证据链。面对同样的几篇或十几篇与目标专利相关度较高的对比文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拣选和组合证据的方式,而不同的组合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力。因此,当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在这方面并不是老司机的话,建议尽量多去尝试几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并及时评估不同组合方式所能达到的效果。
您好,欢迎莅临联邦知识产权,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